区块链技术还未成熟,何来颠覆一说?
“当大潮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当技术不过关时,退潮是分分钟的事,虚拟现实的投资热退潮就是先例。但有价格坚挺的比特币在,想使人们冷静下来并不容易。”
3月18日,新东方、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表示:区块链创造新世界,一点可能也没有。他的发言并没有批评区块链技术的意思,只是据实分析“新世界”还远得很,却引得了大量类似“王老师不完全理解区块链”的评论。而在一篇“区块链众生的七个层级”的文章中,不接受区块链的人被描述为“食古不化”的最底层。
在一部分人那里,区块链开始有了“迷信”的味道,容不得不同的声音,否则就说他不懂。“迷信”伴随着伪装、鼓吹和利益而来,可能使区块链开始“变质”。
笔者曾经采访过几家区块链公司,企业负责人极力强调自己的产品和虚拟货币没有关联,而其推出的产品却是围绕“黄金矿区”“宝石矿场”等挖矿的名号,推出所谓“和会员积分性质一样”的奖励。
然而,市场却并不认同“性质一样”的说法。谁会为了积累会员积分花掉大几千块钱买一个所谓的区块链路由器?投机者的心态还是期望自己挖到的“野币”有一天转正,甚至演绎比特币的“传奇”。要迎合此种心态、又要在不承认虚拟货币的国度里发展,一些创业企业选择以区块链做伪装、行虚拟货币之实。无怪乎网易CEO丁磊在两会上疾呼“不要借技术名义和噱头炒作区块链技术”。其实投资者也并非被蒙蔽,资本也可能怀揣侥幸的心理,认为“总会有人接盘,我不是最后一个”。
“颠覆”是区块链宣扬者用得最多的一个词。因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算、有时间戳的可追溯性以及共识机制,区块链被“鼓吹”成可以颠覆当今的金融行业,甚至改变更多行业。多番“鼓吹”的言下之意:变革势不可挡,以“创世区块”为第一行代码的区块链更有可能是下一次大变革的责任担当。
然而,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水平能否达到安全、可靠、稳定等标准?即便达到了,在可操作性上还应考虑社会学因素。
“伪装”与“视而不见”的结伴让区块链技术动机不纯;“鼓吹”让区块链哗众取宠;“利益”让区块链可能挣脱“市场规律”。就在刚过去的周末,比特币的价格来了个过山车,在猛跌700美元之后,又稳稳站回8000美元之上。比特币犹如打不倒的“小强”,催促着各种矿区一建再建;区块链技术人员的薪金也一涨再涨;区块链学习班一开再开。甚至有HR爆料,工作几年就可以退休了。高薪揽才、重金风投之下似乎没人在乎这些是否符合市场规律。其间,创业者、投资者、技术人员等都有可能成为投机者。
巴菲特说:当大潮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当技术不过关时,退潮是分分钟的事,虚拟现实的投资热退潮就是先例,如今在踏实提高VR体验感受的是真正的研究者,而原本属于他们的资助却因为此前的过热大打折扣。相较之下,有价格坚挺的比特币在,想使人们冷静下来并不容易。
而分清投机者,可以参考王强的建议:真正做区块链的从来不说自己在从事区块链。比如阿里,区块链相关专利拥有量全球第二;比如亚马逊、微软,已经成功向商业公司出售了区块链服务
下一篇:区块链:过去,现在以及未来